睡前故事

作为虎妞睡前仪式的一部分,睡前故事一直是不可缺少。大概是半岁刚过,我和猫姐就开始给她讲故事,我俩打开书本就是一通照本宣科,囫囵吞枣读完几本书之后,就把早已吃饱喝足面容呆瓜的虎妞扔床上去睡觉。我曾一度怀疑这么小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听懂了,毕竟故事一会是中文,一会是英文,一会是🐻熊爸爸带熊宝宝的历险,一会是🐰兔妈妈和小兔兔的追逐。后来我们惊讶的发现,其实虎妞能记住,比如我们说“去把熊熊🐻书拿来”,尚且不会走路的虎妞真的能爬去小书架并准确的把书取来!小朋友的学习能力真的让我吃惊,我当时工作上正在为Apache Kafka挠头,为此我甚至开过脑洞,假如我翻出Kafka Documentation逐个章节给她当睡前故事念,是不是她和我能一起学习?以小朋友的这种学习能力,假以时日,为父键盘还没开撸,虎妞岂不是文不加点,倚马可待,千行代码,脱口而出——当然我很快感受到了这个想法的不切实际,毕竟就算她懂了,还要学会26个字母,阅读代码,以及大声准确的朗读才能给我指导意见。何况,不久之后ChatGPT横空出世,更让我直接放弃了把虎妞培养成婴儿🍼编程界王语嫣👧的想法。若干年后如果跟虎妞说起来,她可能也算被AI🤖取代工作的早期受害者之一。

后来虎妞再大一些,她开始咿咿呀呀对睡前故事给出各种反馈意见,有的故事听一半就想换,而有的故事听了一遍又一遍;有的故事归爸爸👨讲,而有的故事只能妈妈👩讲——这种频繁的切换故事甚至切换主讲人的行为,让我们疲于应对。虎妞则机灵的发现,只要她在故事快结束前,迅速拿出另外一本书,就能获得无限续故事的机会,从而能推延去睡觉的时间。于是她越加变本加厉,终于有一天我们忍不住给她画下红线,“这是今晚最后一本,讲完就要去睡觉咯!”,此时虎妞往往望着散落一地的书本,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因为她知道这本之后她就要滚回自己小床,爸妈会关灯离开,而她就只能看着床顶摄像头的夜视红外“红点点”自己入睡🛌。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每晚陪伴她入睡的缘故,虎妞对红点点有着特殊的喜好,也特别乐于在生活中发现红点点:看到红绿灯🚥,她会说“红点点”;看到汽车🚗尾灯,她会说“红点点”;家里任何电子产品的指示灯,都是她的红点点;甚至楼梯间窗外遥遥相对的小区信号塔🗼,在夜空中闪烁着信号灯,也能让她激动的指着说“红点点!”,于是找红点点也成为她日常的游戏之一。

直到最近我们给她换了房间,考虑到妹妹👶还有几个月就将来到人世,我们打算把装摄像头又离主卧更近的小房间留给了妹妹,而把虎妞搬去了离我们较远的一个客卧——这样既方便我们晚上起来照顾妹妹,又避免打扰到虎妞的睡眠。然而虎妞对自己更大的新房间不是非常满意,虽然她获得了一张可以随意翻滚的Queen size的床垫,以及另一张肆意攀爬的独立小床用来玩耍,她甚至也喜欢在新房间的落地窗前隔着窗帘和我们躲猫猫,但是晚上讲完故事关灯后,她依然在自己的婴儿床里哭闹好一会才肯睡去。直到后来有一天,晚上上楼时她趴在我身上,望着远处信号塔,小声的说“红点点,红点点”,我突然意识到这个不起眼的红点点其实是她睡前仪式里多么重要的一部分。那晚讲完故事之后,我问她要不要去看红点点。她一下听懂了,使劲点了点头。我抱着她站在楼梯间,看着远处信号塔,红点点一下一下的闪烁,而我俩就这么看着,谁也没说话。我灵机一动,即兴演绎了一个“信号塔与飞机✈️”的故事,告诉她红点点其实是信号塔与飞机✈️之间的有趣对白,没想到虎妞特别专注地听完整个故事,然后安静地趴在我怀里,直到我抱她回新房间睡觉,也没有再哭闹。

自此以后,抱着虎妞站在关了灯的楼梯间讲“信号塔与飞机✈️”的故事就成了她新的睡前仪式。而我在讲完那个即兴的故事之后,更喜欢抱着她一起看着红点点,然后慢慢与她回忆过去的一天的许多琐碎,从我如何推门唤醒她,到拉开窗帘是阳光明媚或是雨雪霏霏;从我们如何选衣服,鞋袜,到下楼后早餐吃了什么;虎妞还在学说话,如果她今天学了新的词语,我会让她再说一遍;而当回忆到周末和朋友一起出去滑雪(轮胎)或者林间散步的许多细节时,我甚至能感受到她平静的呼吸,和低头瞥见她嘴角浅浅的笑。我们也许每一天都过的很平凡,但并不是简单重复。每一次昼夜更替,于时空中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它不值得铭记,也不需要歌颂,却也可以是自己最好的睡前故事。

Bedtime Story

夜半歌声

昨晚虎妞刚过午夜突然哭醒,一阵安抚之后虽然止住了哭声,但小家伙就拒绝独自回房间睡觉。猫姐无奈把她抱到我们床上,在我俩枕头之间给她留了一块地。 我半睡半醒之间一阵懵,这是我俩第一次带女儿睡觉——虎妞自出生以后,我俩就让她睡自己的婴儿床。一开始我们还想着把婴儿床放我们房间,好歹半夜起来照看方便。 后来发现我们如同所有的新生父母一样对婴儿的一举一动极为敏感,且不说猫姐平时睡眠浅,就连我自己,平时粘着枕头就能呼呼大睡,每当虎妞在自己小床里稍有响动,我就立刻应激式的醒来,瞪大双眼看着旁边一直没睡着的猫姐。 我俩又不敢立刻起身查看,怕吵醒她,于是俩人大眼瞪小眼,不敢动弹,僵直着掏出手机,透过📸摄像头app,躲在被窝里暗中观察。而一旁的虎妞往往还在呼呼大睡,全然不知道我俩如临大敌的心情。 这种假警报拉了几回以后,天就放白了,我浑身酸疼,脑袋昏昏沉沉,梦回大学时候去网吧熬夜学习的自己😫;而一旁的猫姐可能真的一宿没睡,耷拉着似睁非睁的双眼,化身成阿飘👻,正在家找咖啡☕️续命。 就这样几天下来梦游小队达成共识,虽然大家是父/母女,但是饭可以一起吃,觉不用一起睡——我们把虎妞恭送去了自己的房间才算完事。

虎妞大半夜的对她人生中的第一张大床还有点好奇,居然乖乖的躺在的我和猫姐的枕头之间,全然没有在她小床里360度肆无忌惮转圈睡的豪放——而我由于还带着止鼾面罩,怕半夜翻身时候面罩蹭到她,索性面朝着她侧着睡,双手顺势捂在面罩前。 借着窗外依稀透进来的光,我看到她但又不确定她是不是睡熟了,恍惚间觉得刚出生时还没胳膊长的小不点,一眨眼居然都长这么大了还趴在我面前了嘟囔着小脸蛋。 结果小姑娘睁开眼看着我,然后也朝我侧着身,奶声奶气的喊我一声,爸爸,还伸出小手抓着我的手,呼吸逐渐平顺了起来。那么一瞬间,我心头一甜,望着眼前的岁月静好,得意的心潮不免小澎湃了一下💗!

这种不真实的甜蜜美好持续了半小时,这大概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半个小时——如果我能预知接下来要发生什么的话——在我兴奋期逐渐衰退,开始要回到睡眠模式的时候,虎妞正式充电完成。 她先是开始了花式叫爸爸,我当然不能答应,想着她也不一定看得见,干脆闭上眼直接装睡。她喊了半天看我没动静,于是如同蔡琴一样开始敲打我的面罩——我当时困到爆炸🫠,依稀记得睡前故事里讲过在森林碰到熊🐻可以装死,我把心一横,谁说熊孩子不算熊。。。 虎妞敲了一会之后,顺着面罩抓住了面罩的氧气管子正要用力拔,我心里大呼,糟糕,赶紧双手夺回,然后顺势翻了个身,背对着她双手护头,蜷缩在一边。 虎妞看我没理她,于是转头开始了喊妈妈👩——据今早猫姐事后回忆,她听到“叫爸爸”和“敲面罩”的时候又气又笑,而听到我翻身的时候她也趁机翻了个身——就这样虎妞在我俩身后来回喊了几轮发现没人应答,而她凭空多出来的一大块我们退让的空间。 她全然不懂成人社交礼仪中,不回应就是让你洗洗睡的潜台词,径直开起了演唱会模式,把她会的儿歌旋律挨个演绎了起来,不会的歌词就用随机用“爸爸/妈妈”来补上,甚至每唱完一首还不忘自己给自己鼓掌👏!我瞬间炸裂😩——学生时代的我曾觉得风花雪月可以是窗外大雪无声,而屋内红袖添香。 相对而视,一颦一笑,听歌而眠。。。我内心一边老泪纵横😭,一边忍不住向生活忏悔,我错了,我也没想到这歌可以是儿歌,我更没想到唱的人可以这么hi。。果然,击中自己眉心的,都是自己年少时的没心没肺。

事情的结局是,在听完虎妞的第八遍小星星✨/Row Row Row Your Boat🚣‍♀️之后,猫姐果断起身把唱到词穷的虎妞送回了自己房间,还没忘关上了两个房间的门。而虎妞意识到演唱会提前结束之后,也就嚎了5分钟,就自己又滚回去安心睡觉了。

“所以她昨晚唱了多久?40分钟?“,

”差不多吧,她最后还趴你背上拍了拍你的屁股,但是你没理她,隐约着看你好像背着身,勾着手跟她挥手🙋说byebye,然后她也跟你byebye了“,猫姐和我一边刷着牙,一边围在虎妞床头,“所以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应该唱什么叫醒她?”

太皮词典(第一版)

本文记录了虎妞从学说话以来她常用的高频词汇,包括发音的拼音/中文标注,对应人类语言的意思,以及相关备注(吐槽)。本文主要适用于以下读者:

  1. 需要和虎妞交流的人,好奇她在说什么的人。
  2. 一般语言爱好者,尤其对西南安省口音婴语感兴趣的人。

猫姐作为西南安省语言学专家,对本文亦有贡献,特此鸣谢。

发音 中/英文 原文 备注
ba-ba 爸爸👨 2022年12月27日早上8点50分学会,经官方确认为虎妞第一个开口叫的称呼,没有之一✌️ (现偶尔指抱抱,😮‍💨)
ma-ma 妈妈👩 现阶段比较沉迷的词语,在一切不想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都会使用。
ya-ya 鸭鸭🦆 早期含义宽泛,曾一度指代除了👨,👩以外的万事万物。 2023年秋季开始范围逐渐合理化,现主要指一切不知道名字的禽类(乌鸦,企鹅)以及澡盆里的周冬雨。
yan-yan (燕燕) 燕子/加拿大鹅 泛指某些知道名字的禽类,偶尔眼神不好会把乌鸦也算进来。
xie-xie 谢谢 🙏 礼貌用语,但虎妞喜欢在给你递东西之后说,感觉很嘲讽,实际应该没那么嘲讽。。。
xing 星星🌟 / 爱心❤️ 此处前后鼻音不分😮‍💨。 现阶段最爱,如果听到请立刻仔细搜索目之所及所有包含该形状的物件,并对她进行肯定回应,功德+1。
wan-wan (弯弯) / moon 月亮 🌛 还挺神奇的,无论月相圆缺,虎妞都可以辨认。
kong-kong (空空) ice-cream 冰淇淋🍦 ⚠️敏感词⚠️,在任何场合都谨慎使用该词条及其对应的中英文意思,以避免引起虎妞过度反应。如一定要用,可以用“甜品”,“冷饮制品”,“某i姓单词”等替代。
ba butterfly 🦋 音节过多的单词会做“尾音不发音”的处理,关于尾音范围,虎妞有最终解释权。词条还可能包含一切不知道名字的带翅膀的昆虫(蜻蜓),也可指插画类作品中过于招摇的花。
na-na banana 🍌 音节过多的单词会做“首音不发音”的处理,关于首音范围,虎妞由最终解释权。
ple-ple maple 🍁 / maple syrup 音节过多的单词会做“首音尾音都不发音”的处理,嗯,关于范围,她说啥就是啥。
qi-qi cheese 🧀 / 蒙奇奇 绝大多数情景下指前者,后者当且仅当蒙奇奇娃娃在她视线范围内,且她手有明确指向时候才成立。
xi-xi 西红柿🍅 最爱的水果/蔬菜之一。
mei-mei (莓莓) 草莓 🍓 / 蓝莓 🫐 / 黑莓 / 树莓 很随机的喜欢其中的一样或几样,但是我们也常常摸不准她现在此刻喜欢吃的是哪样。
ka-ka Oscar (🐶)/ Car 🚗 两个意思一半一半,现阶段前者居多,且使用时会配上狗狗叫声(woof)。
ji-ji 手机📱 / 垃圾 🗑️ 语义复杂,典型的“尾音重复”词语。早期指代一切以“机”结尾的词,曾一度包括各类家用电器(咖啡☕️机,面包🍞机),工程器械(挖掘机),甚至飞机✈️。。后因歧义太多,辅助以“首音重复”原则加以区分,现阶段主要指垃圾。
⚠️高能预警⚠️,虎妞一旦获知垃圾桶所在,就有主动找垃圾,并扔进垃圾桶的行为。完成后会期待全场掌声,然后循环往复乐此不疲,精力不旺盛的不要开这个口子。
wa-wa 挖掘机 泛指一切黄色工程车辆,具体原因参看“ji-ji”。
jing-jing (镜镜) 眼镜👓 寻找并用小脏手捏着镜片送给你,在你反应过来前对你说谢谢🙏!
guo-guo (果果) 开心果 或 坚果🌰 有时候会和狗狗发音搞混,一般在餐桌上用时可以放心理解为坚果。
qi-na (奇那????) 扫地机器人 ???不是,为啥??
shua-ya-ya (耍鸭鸭) 刷牙 魔性的口音啊。。😮‍💨
ya-xi (鸭洗???) yes! ???这个奇怪的日本口音哪来的?
no no! 最近疯狂滥用,遇事不决先no一下——熬到能揍她之前,只能忍耐。
pa-pa (怕怕) 语义不详 但我十分确定一定以及肯定,不是怕怕😱的意思。